新足迹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精华好帖回顾

· 关于冷杉(90楼大结局) (2011-4-14) 明河素月 · 更新:番外篇-租家具,选中介,拍卖技巧,SOLD。7个月老house里外翻新 (2020-4-18) gbdlg
· 听完双语教育讲座,也谈一谈对双语教育的看法 (2015-11-26) rebeccatang · 鲨堡编年史(贺AS新论坛开张,奉旧作一篇) (2008-1-17) 孔武
Advertisement
Advertisement
查看: 14952|回复: 100

[宝宝健康] 最安全最自然的治本之法!小儿中医按摩详解:感冒、发烧、咳嗽、腹泻、日常保健!(咳嗽新加了重要内容) [复制链接]

发表于 2011-3-15 12:29 |显示全部楼层
此文章由 海边小妹 原创或转贴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,版权归 oursteps.com.au 和作者 海边小妹 所有!转贴必须注明作者、出处和本声明,并保持内容完整
本帖最后由 海边小妹 于 2013-4-23 19:13 编辑

这篇东西其实是我以前欠下的作业。以前发过一个贴子讲小儿感冒发烧咳嗽的食疗调养,里面本应有中医按摩方法的,一直懒得弄,今天终于完工。旧贴子详见http://www.oursteps.com.au/bbs/viewthread.php?tid=128951&page=1&extra=#pid2088196
前言
现代西医发展迅速,为什么还要中医按摩?我认为,中医强就强在治标又治本,而且重在预防调养。而西医更擅长外科那些动刀动仪器的。两者缺一不可。多学点中医常识,在疾病还没爆发之前,就能通过察言观色,发现孩子健康问题的苗头,从而及早从饮食作息下手,只需调养,就可转危为安。生病之后,如果光靠西药,却不知道去除饮食作息上的致病根源,病好得慢,而且好了不久又会再犯。了解点中医药常识,能帮孩子更快的恢复,并通过调养强壮体质。何况,有些常见小病完全不用去医院,又麻烦又花钱,孩子还受罪。比如开的感冒西药,大多仅仅是抑制表面症状而已,并不顺应人体自然规律。感冒流鼻涕打喷涕是人体自然排寒排毒的途径,你把它抑制了不等于病就好了,反而拖延病程。就拿家长们最怕的发烧来说,有的孩子吃了药就退,一停药又烧。这时候你试试中医按摩,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反正我家孩子从出生到现在三岁多,从来没吃过啥退烧药,发烧了都靠我按摩和饮食调理,效果好得很,发烧从来不超过几小时就能退。而且避免了药物依赖和副作用。要是在国内的,更不用说某些医生为了这个那个给你过渡治疗,不用吃药的吃药,不用打针的打针。得点小感冒发点小烧动不动就上吊针上抗生素,这样折腾完的孩子没有一个体质是好的,只会越来越爱生病,病了不打针自己还就不爱好了。说起这些话就多了,关键是全社会从医院到老百姓都麻木了,好象去了医院不吊针还不正常了。要知道在西医最发达的西方国家,反而甚少吊针,就连心脏搭桥术后的病人都不用吊抗生素,顶多几颗药口服。从中医角度看,往血管里直接打冷冷的药液相当于往体内注入寒气,本来孩子的体质都是阳性的偏热的,总吊针就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虚寒,吃点冷的受点点风就不行了。真不知道到老了得寒成啥样。人越老阳气越弱越寒底这是常识。况且直接往血管里打东西,万一出点差错那是致命的,因输液出错小病却死人的事故没少发生,哪怕换成打屁股针(肌肉注射)风险都小得多,效果也不见得不好,真不明白为什么中国非吊针不可。反正我知道在澳洲,普通孩子绝少有机会进医院,平时家庭医生最多就开点药完事,有几次带松子去看全科医生,药都没开就把我们打发了。
说明
1、下面内容都来自网上或书上。信息太杂太多,不便查找,于是我按自己的思路给整理了。我本身不是医生,所以不保证摘抄来的东西是完全正确的。比如我发现有些地方不同出处说法不同,我就用括号注明了。仅供大家参考。再次提醒:发烧咳嗽严重,出现呼吸急促等危险征象时,需马上就医。不要因为这篇内容模糊了这个概念。
2、小儿中医按摩,对象是小儿,对大人不适用,因为小儿穴位与成人有所不同。
3、穴位手法第一次出现时,有详细位置和按摩方法说明,甚至配图。后面再提及,就不再重复了具体操作方法了。
4、我只整理了小儿最常见的感冒发烧咳嗽的按摩方法,其它比如:腹泻、便秘、湿疹、慢性鼻炎、肺炎、近视等等,都有相应的中医按摩方法帮助康复,都收全了工作量实在巨大,光这整理这点东西就花了我大半天时间,带孩子的人大半天的整块时间多宝贵啊,呵呵。我只要能为那些还不了解中医的家长开启一扇大门,有需要的时候,大家随时可以根据自家孩子的情况搜集相关中医治疗的方法。如果同时能转贴给大家共享,助人助己,是行善积德的好事。




发烧
基本手法
开天门(推攒竹穴):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。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,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,约50次(有的书写是200次)。

推坎宫:自眉心起沿眉毛推向眉梢)100次(有的书写是200次)。
揉太阳穴:100次(有的书写是1分钟)。
清肺经:无名指腹,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(有的门派方向正好相反),两手都要按摩(注意这个穴位到儿童六岁就消失了),300次(有的书写是200次)。

泻天河水:天河水在前臂内侧正中线,用食、中二指沿此线从腕推至肘100次(有的书写是200次)。


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,分为外感发烧、风热发烧、阴虚发烧、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。根据不同类型,除基本手法外,还可对症加按以下:

风寒引起的发热:易头痛、怕冷、无汗、鼻塞、流涕、咳痰清稀,苔薄白,食指脉络鲜红等。
基本手法加:

掐二扇门:在手背中指根两侧凹陷中(有的书写在中指与无名指间的指蹼缘?)。用食、中指揉二扇门50次(有的书写是100次),揉时要稍用力,速度宜快。

推三关穴:在前臂桡侧(阳面靠大拇指那一直线),用拇指或食中指指面从腕推向肘,约推100~300次。

拿风池穴:以解表发汗。位于后颈部,后头骨下,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,相当于耳垂齐平。

风热引起的发烧:常见发热重,微恶风或恶寒,咽痛,口干,微微汗出,面赤,流黄涕,咳嗽痰黄,舌边尖红,苔薄黄,食指脉络红紫。
基本手法加:

推脊柱:用食、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直推,10次。
泻天河水加至400次。

阴虚引起的发烧:发热时间在午后,手足皆热,身体瘦小,夜间睡觉爱出汗,食欲减退,舌红苔剥,食指脉络淡紫。一般不是发作紧急的高热,不用基本手法,直接:
补脾经:在大拇指面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(有的书写是:使患儿拇指微屈,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?),200次。


补肺经:在无名指面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,100次。
补肾经:在小指面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,200次。
运内劳宫穴:1分钟。内劳宫在孩子自然握拳时,中指指尖贴着的地方。
清天河水100次、按揉足三里1分钟、推搓涌泉穴1分钟。

伤食引起的发烧:孩子高热还便秘3天以上,伴有面红、气促、不想吃东西、烦躁爱哭闹,口渴而不想喝水,舌红苔燥,指纹深紫,是肺胃实热的表现。
泻肺经200次。
清胃经200次:胃经在大拇指面下方那一节,向手掌方向直线推动。
清大肠经200次:自虎口向食指尖的外侧直线推动。
揉板门100次:就是手掌大鱼际。
运内八卦100次:在孩子手掌面,以掌心为圆心,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/3处为半径作圆,顺时针方向圆圈推动。
推六腑100次:在孩子前臂阴面靠小指那条线,用大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。
摩腹100次。
揉天枢1分钟。

高热惊厥者:加清肺经300次,清心经300次,推涌泉200次,清天河水500次。



感冒
基本手法
以手掌蘸少许生姜汁沿脊柱两侧膀胱经抹,用大鱼际推搓背腰部,以红热为度。
按揉肺俞穴:1分钟。位于背部,当第三胸椎棘突下,左右旁开二指宽处。
按揉风门穴:1分钟。位于背部,当第2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推鼻翼两侧各1分钟,推印堂、攒竹穴,再向左右分抹额部,抹到太阳穴后用大拇指按揉。如此反复数遍,以皮肤微发红为度。然后再按揉曲池、合谷穴各1分钟。

风寒感冒:特点是怕冷、发热,且无汗,四肢关节酸痛,流清涕,咳痰清稀,舌淡。
基本手法再外加:
推三关500次。揉外劳宫穴1分钟。双手提拿肩井穴部位肌肉10次。用食中指揉二扇门50次。[/url]
风热感冒:发热重,微恶风或恶寒,咽痛,口干,有汗,流黄涕,咳嗽痰黄,舌边尖红,苔薄黄。
基本手法再加:
清肺经300次。

泻天河水100次。

按揉大椎穴1~3分钟:大椎穴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之间。
以掌横擦骶尾部,以透热为度。
拿肩井
3~5次。
咳嗽
(本段摘自健康之路)小孩咳嗽从中医角度,最常见原因就三种:受寒咳嗽、热咳、积食咳嗽。
积食咳嗽:现在生活好了,零食又多又杂,孩子自己不知道控制,家长怕营养不良又爱逼孩子吃大鱼大肉,所以积食咳嗽十分常见,肺和大肠相表里,大肠积热会向上影响到肺。
积食咳嗽的特点是在咳嗽同时,还有手心发热的现象,痰多,夜里咳嗽为多。积食咳嗽后,首先控制饮食,忌大鱼大肉,清淡饮食,以蔬菜瓜果为主,吃点稀粥清清肠胃。
烤馒头片能消积食,不要放油,直接在锅上烤到快焦之前就行。轻拍大腿,沿裤子内外两侧的裤缝线(脾经和胃经),从上到下,从下到上的轻拍。大姆指桡侧面(远离食指那一面)从上按到下,一直下到手腕(上半段为脾经,下半段为胃经)。
(以下摘自“跟缘缘学习小儿推拿的博客”

    咳嗽并非完全由疾病引起,有的宝宝早起轻轻咳几声,只是清理夜间在呼吸道中积留的黏液,所以家长要学会辨别咳嗽的原因。
  中医认为,小儿肺脾易虚,肺脏娇嫩,外邪侵入口鼻首先伤害肺腑,所以常易咳嗽。病因不同,咳嗽的表现各异。如感冒咳嗽常有流涕、鼻塞,不伴有气促,白天咳嗽多于夜间;哮喘咳嗽常伴有气喘,夜间咳嗽重,常伴有打喷嚏、鼻痒、眼痒;肺炎咳嗽伴有痰多,呼吸短促或呼吸困难,重的有鼻翼扇动,唇周发紫;喉炎咳嗽呈吼声,常发生在午夜,声音嘶哑;慢性咽炎咳嗽呈干咳,伴有咽部异物感,以日间咳嗽为主。
  防治咳嗽关键在于护理得当。
   首先,宝宝的饮食要多样化,不能偏食,也就是要营养平衡。注意多喝水,如果体内缺水,气管内的痰液就会变稠不易咳出。中医认为,甜能生痰,也易生热,是引发咳嗽的诱因,所以要少吃甜食和饮料。气温下降后,室内门窗紧闭,空气不流通,病菌容易繁殖引起咳嗽,建议在风小的时候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,以增强体质。家长要注意随着季节变化给宝宝增减衣服,不要给宝宝穿得过多,盖得过厚。出汗过多,更易引发感冒咳嗽。
         小儿推拿治疗咳嗽,也可以说效果非常的好。有很多妈妈都有一个疑问,就是小儿推拿可以消炎吗?我可以告诉大家,小儿推拿相当于成人的针灸,推拿的正确可以起到消炎的作用。也有些妈妈认为有痰,一定是有炎症了,所以要吃消炎药效果才好。可是很多事实证明消炎药虽然在治疗宝宝咳嗽时有一定的疗效,但是其药物最直接的副作用导致的宝宝腹泻、食欲减低等直接损伤宝宝的脾胃功能。倒是很多妈妈跟我分享,在用小儿推拿治疗宝宝咳嗽的时候,其食欲不但没有下降,反倒是非常的好。

     那么咳嗽的治疗,从中医的辩证角度大致分为“初咳在肺、中期在脾,久咳在肾”。这个是治疗小儿咳嗽的一个总纲。

一般在感冒初起咳嗽时,我会建议大家按摩捏脊5-10遍,然后分推肩胛骨200-300遍。揉肺俞穴3-5分钟后横擦肺俞以热透为度。正面可以揉膻中穴1-2分钟,后分推膻中穴。手上的操作为清肺经、补脾经各200-300次。

感冒中期,咳嗽有痰时,(有时候咳嗽有痰音会出现的非常快),中医认为脾虚则生痰,所以脾为生痰之器,而肺为储痰之器。所以我们听到肺部咳嗽有痰音的时候,要想到这不光是肺系统的问题,脾系统也出现了问题,所以在治疗的方案上除了需要按摩我上述讲的穴位以外,要加上运内八卦300次、揉掌小横纹300次,揉中脘穴2分钟。丰隆穴1分钟。

如果宝宝久咳,这是在治疗的原则上,中医则认为久咳肺虚、脾虚、肾虚,还指肾不纳气,所以久咳不止。在治疗的方法上,我会建议大家,补肺经、补脾经、补肾经各200-300次,揉膻中穴1-2分钟、揉关元300次,分推肩胛骨200次,捏脊5-10遍,三捏一提2-5遍,点按肾俞50次,按揉足三里1分钟。穴位图大家可以看前面帖子里面配的图文。
    还有就是咳嗽可能不是单独存在的症状,所以在推拿的方案上还需要根据宝宝的问题做随证加减。前面讲论咳嗽的时候是分咳嗽的三个不同时期咳嗽时,所影响的脏器,是治病的关键。那么,对于外感咳嗽,有分风寒和风热,那么在推拿时有什么区别对待呢?
基本手法
按揉背部的肺俞穴5分钟,然后向两侧分推肩胛骨100次。
用大拇指点揉天突穴50次: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窝正中。
揉膻中穴1分钟: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红之中点。

按揉足三里1分钟:位于外膝眼下3寸,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。找穴时,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,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,可摸到凸块(胫骨外侧髁)。由此再往外,斜下方一点之处,还有另一凸块(腓骨小头)。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,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。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,正是足三里穴。
按揉丰隆穴1分钟:丰隆穴是化痰要穴,经常点揉,有化痰止咳之效。位于外踝上8寸,胫骨前缘外侧1.5寸,胫腓骨之间。找穴时,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,连成一条线,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,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,胫骨前缘外侧1.5寸,大约是两指的宽度,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,这个地方就是丰隆穴。

[url=http://1863.img.pp.sohu.com.cn/images/blog/2011/3/15/9/3/u56646042_12f703a4840g215.gif]

风寒引起的咳嗽:痰稀色白,发热怕冷,无汗。基本手法再加:
推三关穴300次。拿风池、合谷穴各100次。推太阳穴300次。

风热引起的咳嗽:痰黄,咯吐不畅,嗓子疼,发热汗出,苔薄黄。基本手法再加:
清肺经300次。推六腑300次。揉大椎1分钟。用大拇指在肩井穴上作按揉法10次,最后用双手大指指与食中二指提拿5次。

痰多:痰白而多。基本手法加:补脾经300次。掐揉推四横纹4分钟。运内八卦100次。
干咳:基本手法加:揉内劳宫50次。推涌泉穴200次。揉肾俞穴1分钟。



[ 本帖最后由 海边小妹 于 2012-2-26 13:23 编辑 ]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
x

评分

参与人数 42积分 +145 收起 理由
qmay + 2 感谢分享
FATIAO + 2 感谢分享
Treadstone + 4 感谢分享

查看全部评分

Advertisement
Advertisement

发表于 2017-9-24 22:54 |显示全部楼层
此文章由 佘太君122 原创或转贴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,版权归 oursteps.com.au 和作者 佘太君122 所有!转贴必须注明作者、出处和本声明,并保持内容完整
谢谢分享 果断收藏了

发表于 2014-4-28 12:19 |显示全部楼层
此文章由 bibili 原创或转贴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,版权归 oursteps.com.au 和作者 bibili 所有!转贴必须注明作者、出处和本声明,并保持内容完整
Mark

发表于 2014-4-28 11:20 |显示全部楼层
此文章由 ellentang 原创或转贴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,版权归 oursteps.com.au 和作者 ellentang 所有!转贴必须注明作者、出处和本声明,并保持内容完整
谢谢楼主。

发表于 2014-4-27 23:46 |显示全部楼层
此文章由 emba 原创或转贴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,版权归 oursteps.com.au 和作者 emba 所有!转贴必须注明作者、出处和本声明,并保持内容完整
学习学习

发表于 2014-4-27 23:03 |显示全部楼层
此文章由 喜怒疯丫头 原创或转贴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,版权归 oursteps.com.au 和作者 喜怒疯丫头 所有!转贴必须注明作者、出处和本声明,并保持内容完整
要打印出来备用!
Advertisement
Advertisement

发表于 2014-4-27 21:21 |显示全部楼层
此文章由 wedilia 原创或转贴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,版权归 oursteps.com.au 和作者 wedilia 所有!转贴必须注明作者、出处和本声明,并保持内容完整
太感谢了.

发表于 2013-9-4 22:33 |显示全部楼层
此文章由 isabella1225 原创或转贴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,版权归 oursteps.com.au 和作者 isabella1225 所有!转贴必须注明作者、出处和本声明,并保持内容完整
很详细,收藏先
头像被屏蔽

禁止发言

发表于 2013-9-4 20:53 |显示全部楼层
此文章由 nafaye 原创或转贴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,版权归 oursteps.com.au 和作者 nafaye 所有!转贴必须注明作者、出处和本声明,并保持内容完整
收藏了 LZ辛苦 必须要给你加分

发表于 2013-8-13 13:32 |显示全部楼层
此文章由 cici_yiyi 原创或转贴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,版权归 oursteps.com.au 和作者 cici_yiyi 所有!转贴必须注明作者、出处和本声明,并保持内容完整


发表于 2013-8-1 22:26 |显示全部楼层
此文章由 zhwlady 原创或转贴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,版权归 oursteps.com.au 和作者 zhwlady 所有!转贴必须注明作者、出处和本声明,并保持内容完整
谢谢,慢慢学习
Advertisement
Advertisement

发表于 2013-8-1 17:17 |显示全部楼层
此文章由 vivian9126 原创或转贴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,版权归 oursteps.com.au 和作者 vivian9126 所有!转贴必须注明作者、出处和本声明,并保持内容完整
thankyou

发表于 2013-6-19 19:08 |显示全部楼层
此文章由 海边小妹 原创或转贴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,版权归 oursteps.com.au 和作者 海边小妹 所有!转贴必须注明作者、出处和本声明,并保持内容完整
重要的补充说明:

发烧其实是人体正气抵御外邪疾病的最有效手段,是人体自我保护和自我治疗的过程,如无危险征象,应该不加干涉,让身体正气多练练兵,靠自身战胜疾病是最安全最绿色的,对以后的体质维护都有巨大好处。不光是不用药,包括退烧的按摩都应该谨慎,比如,泄天河水这一手法,最好是高烧39-40度时才可考虑使用。一遇发烧就用药干预降温,实际是人为的打压正气,让自己的部队退兵投降之举,切不可轻易强行退烧。只有在出现危象时,说明正气不足以独自战胜疾病,需要救援,方可用药,而且最好用对症的中药,不得已没有条件的,才可考虑退烧药。危象包括:神智不清,睡梦中惊叫等睡不安稳之象。只要精神还好,能玩能安睡,基本无碍。

发表于 2013-6-12 13:58 |显示全部楼层
此文章由 海边小妹 原创或转贴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,版权归 oursteps.com.au 和作者 海边小妹 所有!转贴必须注明作者、出处和本声明,并保持内容完整
(后加:发现一个查找穴位很方便的网址,按拼音找到穴位名字后,点击就打开此穴查找方法和图示甚至视频了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77fd5d670100yuar.html

发表于 2013-4-27 07:31 |显示全部楼层
此文章由 angelsclothing 原创或转贴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,版权归 oursteps.com.au 和作者 angelsclothing 所有!转贴必须注明作者、出处和本声明,并保持内容完整
Mark

发表于 2013-4-27 01:35 |显示全部楼层
此文章由 ryansbabe 原创或转贴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,版权归 oursteps.com.au 和作者 ryansbabe 所有!转贴必须注明作者、出处和本声明,并保持内容完整
太精彩了 谢谢 可是宝宝不懂事不配合怎么办?
Advertisement
Advertisement

发表于 2013-4-27 01:12 |显示全部楼层
此文章由 le0nwang 原创或转贴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,版权归 oursteps.com.au 和作者 le0nwang 所有!转贴必须注明作者、出处和本声明,并保持内容完整
精华,mark,谢lz

发表于 2013-4-22 20:30 |显示全部楼层
此文章由 yybb 原创或转贴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,版权归 oursteps.com.au 和作者 yybb 所有!转贴必须注明作者、出处和本声明,并保持内容完整
收藏收藏

发表于 2013-4-22 19:24 |显示全部楼层
此文章由 jenny06 原创或转贴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,版权归 oursteps.com.au 和作者 jenny06 所有!转贴必须注明作者、出处和本声明,并保持内容完整
这个真是不错,谢谢!

发表于 2013-4-22 19:15 |显示全部楼层
此文章由 waterforce 原创或转贴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,版权归 oursteps.com.au 和作者 waterforce 所有!转贴必须注明作者、出处和本声明,并保持内容完整

发表于 2013-4-22 19:12 |显示全部楼层
此文章由 waterforce 原创或转贴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,版权归 oursteps.com.au 和作者 waterforce 所有!转贴必须注明作者、出处和本声明,并保持内容完整
Advertisement
Advertisement

发表于 2013-4-21 10:29 |显示全部楼层
此文章由 fionawq 原创或转贴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,版权归 oursteps.com.au 和作者 fionawq 所有!转贴必须注明作者、出处和本声明,并保持内容完整
mark
头像被屏蔽

禁止发言

发表于 2013-4-21 09:18 |显示全部楼层
此文章由 nafaye 原创或转贴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,版权归 oursteps.com.au 和作者 nafaye 所有!转贴必须注明作者、出处和本声明,并保持内容完整
这么好的帖子不收藏对不起自己 感谢LZ

发表于 2013-4-20 19:10 |显示全部楼层
此文章由 jyy_jessie 原创或转贴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,版权归 oursteps.com.au 和作者 jyy_jessie 所有!转贴必须注明作者、出处和本声明,并保持内容完整
好贴,收藏~~

发表于 2013-4-20 16:10 |显示全部楼层
此文章由 海边小妹 原创或转贴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,版权归 oursteps.com.au 和作者 海边小妹 所有!转贴必须注明作者、出处和本声明,并保持内容完整
补充:


小儿中医按摩日常保健方法


每天,5指1捏(捏脊、推五个手指面),揉板门(大鱼际)150次。此法坚持两个月,小儿体质好脾胃好。
5指1捏:——捏脊五次(夏天更好)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——补脾经200次(大指面顺旋推)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——清肝经、心经各100次(在食指、中指的指末节,由指尖向回直推)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——补肺经200次(无名指面顺旋推?有争议)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——补肾经200次(小指面顺旋推)
轻搓脚心,一周2次,滋阴降火。
冬天温水泡脚,捏脚趾20下。
伤食:按压手的小鱼际上半块,或脚的胃肠区(大致在脚中间段)。
吃固元膏。

阴虚(夜间盗汗,舌红),尤其阴液不足,需要用一些滋阴的手法:
按揉二人上马穴1-2分钟(手背面无名指和小手指指骨交界的凹陷中)、按揉太溪穴1-2分钟(内踝骨尖和足跟腱之间的凹陷中,)、推涌泉200次(从涌泉穴往足跟方向推)。

出汗多:用固表止汗的手法:补脾经,补肺经,补肾经各300次,揉肾顶300-500次,坚持4、5天会有效果。

食欲不好:捏脊5-10遍,三捏一提3-5遍,揉板门1-2分钟,运内八卦200-300次,可以作为日常保健长期坚持

心火旺:不易入睡,喜欢踢被子。清心经,清肝经各300次,掐揉小天心50-100次,清天河水200-300次,推涌泉300-500次,一般坚持3-5天即可。

发表于 2013-4-18 20:27 |显示全部楼层
此文章由 rosiers 原创或转贴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,版权归 oursteps.com.au 和作者 rosiers 所有!转贴必须注明作者、出处和本声明,并保持内容完整
收藏,慢慢研究。
Advertisement
Advertisement

发表于 2013-4-18 20:19 |显示全部楼层
此文章由 yfcz 原创或转贴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,版权归 oursteps.com.au 和作者 yfcz 所有!转贴必须注明作者、出处和本声明,并保持内容完整
问下楼主, 正确的小儿捏脊法是怎样的?

发表于 2013-4-18 18:26 |显示全部楼层
此文章由 海边小妹 原创或转贴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,版权归 oursteps.com.au 和作者 海边小妹 所有!转贴必须注明作者、出处和本声明,并保持内容完整
第一楼咳嗽里面新加了重要内容,松子五岁多遇到久咳绵绵不止,时好时坏,抗生素吃了也不去根,再次上网猛学咳嗽,发现这个很好的博客(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3d25c0180100fl7k.html),里头不光有关于咳嗽的小儿按摩方法,各种疾病和日常保健都有,而且可以在博客留言咨询,很好。特推荐。

发表于 2013-2-19 11:33 |显示全部楼层
此文章由 irenejicn 原创或转贴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,版权归 oursteps.com.au 和作者 irenejicn 所有!转贴必须注明作者、出处和本声明,并保持内容完整
马克

发表于 2012-12-30 17:27 |显示全部楼层
此文章由 qiuqiu8001wen 原创或转贴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,版权归 oursteps.com.au 和作者 qiuqiu8001wen 所有!转贴必须注明作者、出处和本声明,并保持内容完整
mark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dvertisement
Advertisement
返回顶部